您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28项改革提升哈尔滨新区魅力

2018-02-28

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产业项目规模集聚对俄合作领域拓宽

 

“去年以来,要到我们这里落户的企业比较多,‘哈尔滨新区’这一金字招牌越来越亮了。”近日,记者在哈尔滨新区核心区——松北区采访时,该区招商部门人员这样欣喜地告诉记者。据悉,2017年,哈尔滨新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先后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推出了28项综合改革举措。如今,这些统筹配套、梯次推进的各项改革开始显效,新区市场活力被激发、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产业项目规模集聚。2017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4.3亿元,增长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3.6亿元,增长1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4.9亿元,增长12.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9.5亿元,增长26.7%,成为哈尔滨市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税收同比增长67%、产值同比增加了120个亿、新增纳税企业486家……近日,哈尔滨高新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看着公司2017年的成绩单感慨良多:“经济功能区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进而让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发展了,地方经济才更有活力。”李宁所说的经济功能区改革是2017年3月,哈尔滨新区为充分发挥并利用新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借鉴外地新区的成功经验,设立了哈尔滨高新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和江南园区服务有限公司两个经济功能区。功能区按照企业化组织形式,公司化运行机制,扁平化管理方式运行,明确了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企业服务等经济职能。一年间,两个功能区竞相完善各项功能,发展态势不断向好,均大幅度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经济功能区改革试点是哈尔滨新区28项综合改革中重点推行的9项改革之一。这9项重点改革还包括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管理体制改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对俄合作模式、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区街一体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8项改革。这些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体制机体创新得到国家和省市大力支持,哈尔滨新区也成为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政照分离”的省级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市级试点。负面清单模式在哈尔滨市复制推广,国务院“放管服”督察组对新区清单管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管理体改革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拟在全国推广。

改革激发活动,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哈尔滨新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取得了新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展,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2户,达到428户,占全省46%,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奥瑞得、海能达、工大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翻番增长,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民营经济占比显著提升,共登记注册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78家,占比达96.5%,增速超16%。2017年,共开复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完成投资额167.9亿元。

与此同时,新区在对俄合作上拓宽了新领域。按照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的要求,哈尔滨新区在对俄经贸合作大幅增长(增长132.1%)的基础上,加强科技、金融、人才、文化等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俄合作,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推动金融合作由“单一中资”向“中资+俄资”转变,在新区推动下,哈尔滨银行发起120多家中俄金融机构组建了中俄金融联盟总部基地并入驻新区,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为中俄两国企业投融资提供平台支撑;推动科技成果由“境外引进”向“境外研发+境内转化”转变,推动万鑫石墨谷与俄罗斯莫斯科学院就“特种耐火材料”项目实现研发、转化、生产战略合作,目前,该成果已在新区成功转化;推动人员交流由“互派交流”向“创业+工作”转变,在万达文旅城辟建阿尔巴特俄罗斯青年双创基地,吸引300余名俄罗斯青年进入基地创业,引进200余名俄籍专家常年在新区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赴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深造,4个批次500余名教师、学生定期到俄罗斯学习深造。

“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哈尔滨新区开发建设,打造龙江振兴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创新高地。”“要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改革创新的新区、创新驱动的新区、良好法治的新区。”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哈尔滨新区正踏着改革创新的铿锵节拍大步前行。(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井洋薛婧


 

(责任编辑:石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