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快报 > 最新资讯 >
最新资讯

福布斯预测2017年17大科技发展趋势之四

2017-02-23
三级自动驾驶汽车发布
 
 
2017年将迎来第一辆三级自动驾驶汽车——一辆能完全替代驾驶员的汽车。为什么自动驾驶被越来越多的人看重?首先,如今超过90%的道路事故是由于人为失误引起,如果汽车能在多数时间内自动驾驶,事故、伤亡将会减少。此外,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每天在车上花费2~3个小时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消费者希望在开车时可以做些别的事情,比如工作、上网、睡觉。同时,即便是喜欢开车的人也不希望一直手握方向盘,比如堵车的时候。
自动驾驶技术在国际上有一个严格的分级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给出的评定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0级:无自动驾驶,由人类驾驶员全权操控汽车,可以得到警告或干预系统的辅助。
1级:驾驶支援,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持,其他的驾驶动作都由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
2级:部分自动化,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持,其他的驾驶动作都由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
3级:有条件自动化,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要求,人类驾驶者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应答。
4级:高度自动化,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要求,人类驾驶者不一定需要对所有的系统请求做出应答,包括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等。
5级:完全自动化,在所有人类驾驶者可以应付的道路和环境条件下,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自主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
据了解,现有的汽车及互联网厂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大都集中在二级或者三级,只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驾驶。而福布斯所说的三级就可以能够完全替代驾驶员,显然指的是特斯拉(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2016年10月2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借助最新的硬件和自主开发的神经网络,在明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马斯克宣称,特斯拉将在明年实现公认的智能汽车最高等级:完全不需人工介入,由汽车完成所有驾驶动作。作为验证,特斯拉明年将公开展示一辆由洛杉矶开往纽约的无人驾驶行程。
然而,已经在该领域从事研发30年的权威科学机构,日前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100%安全,100%全程自动驾驶,可以在任何路况环境下行驶的全自动驾虽然自动驾驶已经远远不止于概念化,一些关于自动驾驶的技术和科技成果部分也开始用到量产车型上,但是除却自动驾驶已经具备的市场条件与空间,国内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还亟待完善。对此,中国汽车工程院副院长谢飞透露,有关自动驾驶的标准统一已经开始排上日程表,具体标准初步完成的时间点将落在2018年。谢飞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1%左右的自动驾驶车辆——中国有30到50万台的车辆是完全自动驾驶的。
 
 
空间探索
 
 
空间探索,即到高空或者宇宙空间去进行科学观察和测量。
其重大意义在于:第一,空间探索能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天文学、宇宙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想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航空航天是综合性极强的高技术产业,它依赖并刺激了一大批高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控遥测遥感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等等。同时,还加速推动了科学技术事业社会化的进程。第三,航空航天引发了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甚至像空间旅游这样的现代服务业也应运而生,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第四,发展空间技术对国防建设更具重大意义。
目前,世界强国已经把空间探索视为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日前曾表示“在过去的8年,奥巴马-克林顿政府严重破坏了我们的太空计划。” “我的政策的基石是,我们将通过扩展公共和私人的合作伙伴关系来使投资和资金最大化,用在太空探索和发展上。这意味着在这里发射和运行的主要太空资产,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据悉,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于2017年继续执行发射任务,同时美国将加强与日、韩、英、法等国家的合作,谋求增加航空航天器的有效载荷和降低成本,推进空间探索进一步发展。
 
 
感知技术成为物联网的重心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和普及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如果把整个智能社会比作人体,感知技术则扮演着五官和神经的角色,用于感知物体并采集信息。感知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射频、功率、微处理器、微能源等技术,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技术之一。
  感知信息技术是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智能时代,物联网、传感器会遍布在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据《经济学人》预测,到2025年城市地区每4平方米就会有一个智能设备。智能城市、智能医院、智能高速公路等将依靠传感器实现万物互连并自动做出决策;智能制造通过在传统工厂管理环节和生产制造设备之间部署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一系列感知信息技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感知信息技术领域将催生万亿级的市场。感知信息技术领域涉及材料、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以及其上承载的数据增值开发和信息服务。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使传感器设备需求增势迅猛,而无所不在的传感器也将引发未来大规模数据爆炸,到2020年,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将占全部数据的一半以上。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和挖掘,还将不断催生新应用和新服务。预计到2020年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将实现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值营收,并且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
我国在感知信息技术领域具备一定基础和实力。近年来,我国在感知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和市场应用等领域均展开布局,并初步打通了整体产业链。目前,我国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共有2000多家,其中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研制、生产的企业有50多家,产品种类有6000多种,年产量40多亿只,市场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同时,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感知信息技术下游应用领域如可穿戴、机器人、工业4.0、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的崛起,为感知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如今我国在新型电声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方面已经取得产业化技术突破,开始大量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开拓了巨大的应用市场。
 
  
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
 
 
国际电信联盟把物联网定义为: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因工业领域所涵盖的能够联网的事物最为丰富,工业领域是目前物联网项目最多的应用领域,因此构成了“工业物联网”,它是广域物联网具体化的实例,也是最容易被世人接受的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技术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升级到智能化的新阶段。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随着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入,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简单说就是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起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生产销售模式。
当前,国际工业巨头都在布局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GE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Predix平台,菲尼克斯电气的“ProfiCloud”,西门子的数字化服务平台Sinalytics。 除此之外,KUKA将通过建立工业4.0云平台扩展设备与云系统之间的连接,飞机引擎制造商罗罗公司(Rolls-Royce)通过收集过去20年引擎数据帮助客户维护设备,设计更符合需求的产品等。国内则有映翰通开发的设备云、华源创世开发的Smart-Plant工业智能云平台等。预计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行业划分也会更加精细,我们可能会在工业领域目睹类似Android与苹果ios激烈竞争的情况。工业物联网将深刻影响制造、能源、交通运输、城市、医疗以及其他工业行业。工业领域的信息服务即将迎来群雄逐鹿的时代,谁能率先确立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业云服务覆盖,便能在智能制造时代掌握产业生态的制高点,并取得掌控工业物联网的先机。
 
  
物联网平台的商品化
 
 
趋势:研究社交网络影响力的公司OnalyTIca发布了机器人技术领域 TOP100 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和品牌,并分析了这些人物与品牌间的关系,同时生成了机器人领域最热门的技术话题。其中描述有关于物联网平台的商品化:2017年将是物联网平台发力的一年。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会发展自己的物联网平台。随着这些平台的普及,平台将逐步商品化,平台内容也逐步分化。企业将寻找越来越独特的解决方案以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
概念: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现状:物联网应用场景丰富、平台厂商受益于流量汇聚,中国的物联网连接数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27%,欧洲第二、美国第三占19%。近三年物联网整体向上的趋势明显,细分领域中除制造业略有下滑外,其他领域的渗透率均有或多或少的提升。能源与公共事业、零售、健康管理和制药近两年的成长情况优秀,平均渗透率提升比例超过10个百分点。
应用: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物联网通过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信息手段的应用,能使客户群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物联网不仅要实现人和物之间的信息智能化,还要实现物和物之间的信息智能化。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多个领域。
未来:物联网平台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产业价值将向物联网平台方向转移。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应用并推动其成果的转化。平台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支撑软件、网络连接和信息安全、人机交互、3D等。随着物联网深入各个生产、生活场景,物联网应用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一个技术成熟、产品类型齐全、服务完善、应用交互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企业联手合作开发出支持不同设备接口、协议以及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有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
平台:随着企业加速向物联网领域转型,新兴的物联网平台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多种支持和授权物联网方案的物联网平台企业,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组件,在多个行业纵向市场分享多样的解决方案,加快应用开发速度以及降低成本。物联网平台不仅仅是软件架构,而是一个以平台为核心的物联网战略,它创造了一个生态环境,随着更多厂商的介入,物联网平台将进一步细分领域及方向,并形成价值服务。
因为应用场景丰富,流量汇聚,部分应用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互联网巨头、初创公司、物联网管理平台厂商、运营商都有较大的参与动力,而相应的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出来的平台与其他参与者产生较大的属性和应用范围差异。目前物联网应用市场仍处于终端的爆发前期,应用平台的市场在国内外均有不少参与者及潜在入局者。国内有广泛物联网客户资源的参与者,若能通过开发或引进的方式将物联网应用平台尽快部署到位,未来将获得长足的市场空间。(来源:黑龙江省工信委网站)




(责任编辑:石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