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快报 > 最新资讯 >
最新资讯

做“活”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

2017-03-13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的一时温饱,还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落后困境,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定的产业基础,惠及广大贫困农民,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是当前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如何以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对此展开热议。

种养结合规模经营脱贫路焕发“新活力”

目前,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广大农村基础产业,对扶贫起到关键性作用,我省正重点实施优质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和新兴产业带动脱贫,在全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致富项目,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很多代表都建议,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加强产业扶贫指导,完成本地区产业扶贫到户精准对接工作。要推进粮食精深加工,带动农民就业,就地转化劳动力,切实增加他们的收入。要实施种养结合,规模化经营,在畜牧业发展上,引进龙头企业,让更多贫困户真正参与到产业项目中。

“要使产业项目落地,配套资金得达到30%~40%。”有的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以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配套、促发展,改变贫困县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建议国家在对贫困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上,减少或减免地方匹配资金,缓解县级财力不足的压力。

发展生态乡村游为脱贫带来“新契机”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目前全市现有贫困村310个,贫困人口25.6万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泰来、甘南、拜泉3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龙江、富裕、克东、依安和克山5个县是省级贫困县。同时,齐齐哈尔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以扎龙湿地生态环境为代表的湿地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游、乡村游、休闲游和度假游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齐齐哈尔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旅游特色农产品开发等旅游产业优势,在推动和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员收入、转变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谭志娟代表介绍说,全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主经营、投资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由外来投资商在哈拉新村建设的风情园项目,不仅弥补了自身资金不足、管理经验不够的缺点,而且在发挥旅游特色产业优势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谭志娟建议,要统筹规划,通过编制具有系统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结合扶贫任务,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发展乡村旅游。要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先安排补充项目。同时,对发展乡村旅游农户给予资金、项目补助。通过专业化、信息化、技能化等方面的实践培训,切实提高村两委、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思想意识,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水平。将乡村旅游纳入国家、省、市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当中,强力宣传、大力推广,做大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实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脱贫迈出“新步伐”

作为赫哲族唯一的一名代表,刘蕾最关心的莫过于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她说,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力度,调动大家传承的积极性,更可以使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拓宽致富途径,加大“造血”功能。过去同江市八岔村以单一的捕鱼业和种植业为主,现在搞起了民俗游,推出了“赫乡民俗体验游”、“渔猎体验游”、探索冬季冰雪游,并举办了开江节、乌日贡节、赫哲冬捕节、泼雪节等。去年6月~9月这一阶段接待游客2.3万人次,过夜游客3000人次,实现旅游纯收入100多万元。现在大家都在各种微信群里学习、交流民族语言。还有民族手工艺学习班,教大家如何制作赫哲族手工艺品,像鱼皮画、鱼皮服饰、鱼皮腰带等,既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开拓了精神生活,更使他们在脱贫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据了解,在全省1778个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少数民族贫困村90个,占5%。2015年,全省民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96元,比2010年增长87.4%。

刘蕾建议,要充分发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业整体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在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在民族特色旅游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并下大力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助推民族旅游经济发展。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薛立伟闫紫谦董新英


 

(责任编辑:石曦希)